2018年是扶贫攻坚工作非常关键的一年,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年,也是我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年。按照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要求,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,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继续发扬“钉钉子”精神,持续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为确保扶贫工作井然有序、忙而不乱,既能做到全面推进,又能做到重点突出,经工委(区委)、管委会(区政府)领导认真研究,制定我区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。
一、开展专题教育,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
(一)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教育活动。按照中央、省、市统一部署,落实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要求,在全区扶贫领域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站位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。(责任单位:区扶贫办、工委(区委)组织部、区直各部门)
(二)扎实推进“作风建设年”活动。按照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要求,扎实开展“作风建设年”活动。各单位各部门都要严格按照省、市、工委(区委)及省、市、区纪(工)委开展的作风建设“正风除弊”行动,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集中治理等作风建设专题活动,针对本单位本部门突出的作风问题制定工作方案,细化整改工作措施,从严强化整改,坚决纠正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作假作秀、数字脱贫等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作风问题,确保取得实效。(责任单位:区纪(工)委、区巡察办、区扶贫办、各街道、区直各单位)
二、坚持多措并举,保障扶贫政策落到实处
(三)强势开展“春季攻势”行动。继续扎实开展脱贫攻坚“春季攻势”行动,突出重点、紧抓难点、补齐短板。围绕“两不愁三保障”落实情况,深入各驻点村开展调研,倾听群众意见,排查问题短板,研究解决措施。(责任单位:区扶贫办、区教育局、区卫计局、区人社局、区民政局、区社保处、区直各单位)
(四)大力推动产业扶贫。通过“三乡工程”促脱贫政策吸引市民、能人、企业带动城市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资源与贫困户资源资产实现有效对接,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、康居养老业、生态养殖业、现代服务业,高效种植业、农产品加工业等,促进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(责任单位:区农业局、区供销联社、区经信局、区直相关单位)
(五)继续加强就业扶贫。借力“春风行动”,积极开发就业岗位,落实创业扶持政策,拓宽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渠道。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,提升贫困户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;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,大力引导实施“订单式”、“定向式”针对性培训。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,落实农家乐精准扶贫创业项目、创业担保贷款、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。力争在2018年实现有培训需求、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能力培训全覆盖。(责任单位:区人社局、区农业局、工委(区委)宣传部)
(六)稳步巩固健康扶贫。实现贫困人口医疗报销“一站式”服务,将窗口延伸到各定点街卫生院。巩固 “五位一体”健康扶贫保障体系,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。积极做好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。全面推进贫困人口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。(责任单位:区卫计局、区社保处、区民政局)
(七)持续落实教育扶贫。全面夯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“零辍学”工程,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助学扶智政策。对贫困家庭辍学学生采取送教上门、随班就读、送特教学校入学和上门做工作等办法,解决受教育问题。(责任单位:区教育局)
(八)有效做好保障扶贫。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攻坚政策有效衔接整合,确保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。提高农村低保家庭中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的救助水平,保障基本生活。(责任单位:区民政局)
三.广泛凝聚合力,构建“大扶贫”格局
(九)多形式开展结对帮扶。推进“百企帮百村”提档升级,深化村企共建,统筹推动“三乡工程”。充分发挥各领域行业部门的组织动员作用,继续推动“新青年下乡”、“巾帼巧娘脱贫行动”等多形式帮扶活动。组织好“扶贫日”系列活动,广泛引导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。(责任单位:工委(区委)统战部、团区委、区妇联、区直各单位)
(十)大力推广“中国社会扶贫网”。健全完善“中国社会扶贫网”四级组织架构,积极开展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高校、进社区活动,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,引导社会公益项目和爱心资源与贫困户需求对接,完成我区爱心人士注册帮扶达到户籍人口20%的目标任务,形成社会力量助力脱贫长效机制。(责任单位:区扶贫办、各街道、区直各单位)
(十一)推进对口帮扶相关工作。严格落实省委、省政府要求,加大我区与神农架林区;恩施州巴东县、来凤县;十堰市张湾区、郧西县;宜昌市五峰县;武汉市蔡甸区的对口帮扶力度,保障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,持续人才输出,继续组织优秀干部和专家学者到受援地挂职。积极推进企业合作,帮助当地农副产品开拓武汉市场,帮助宣传打造特色旅游。(责任单位:工委(区委)组织部、区财政局、区人社局)
(十二)加大扶贫典型宣传。把扶贫同扶志、扶智结合起来,深入挖掘脱贫致富的典型经验和事迹,多渠道、多形式开展宣传推广,弘扬扶贫领域正气新风,引导贫困户克服“等靠要”思想,充分调动贫困户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。(责任单位:工委(区委)宣传部、区扶贫办、相关街道、区各驻村帮扶派出单位)
四、全面压实责任,夯实脱贫攻坚基础
(十三)加强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。加强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。切实发挥驻村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。精准“选好”干部,各派出单位要根据驻点村实际需求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员,优先选派政治素质好、工作作风实、综合能力强、身体健康,年龄在50岁以下的干部。着力“培优”干部,加大对表现优秀、成绩突出、群众认可的驻村队员培养力度,优先列为后备干部,优先提拔使用。强化“督实”力度,加强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,健全例会、考勤、学习报告和纪律约束制度。加强考核激励,对履职不力、失职失责的驻村工作队严肃问责。(责任单位:工委(区委)组织部、相关街道、区直各单位)
(十四)强化建档立卡动态管理。严格规范贫困识别退出程序,及时开展数据信息动态调整,确保识别精准、退出精准。定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“回头看”工作,做好新增贫困户识别纳入工作,将“应纳未纳”的贫困户,经识别程序核查核实后,全部纳入建档立卡管理,实现“应纳尽纳、应扶尽扶”。在确保贫困户信息安全前提下,推动区间扶贫数据与财政、民政、公安、教育、人社、卫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。(责任单位:区扶贫办、区财政局、区民政局、区公安分局、区教育局、区人社局、区卫计委)
(十五)强化扶贫资金管理。加大扶贫资金投入,保障落实区级财政专项资金,统筹整合区级资金,鼓励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提前下达、分期下达、分批拨付、先预拨后清算等办法。建立扶贫资金拨付进度奖惩机制,加快预算执行,规范资金核算,提高支付效率。(责任单位:区财政局)
(十六)严格开展考核督查。以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集中治理行动为契机,联同区纪(工)委、巡察办、人大办、政协办、审计局等组织督查专班,通过暗访、随机抽样等形式不定期开展日常督查暗访,组织专题月度督查。切实落实健全奖惩机制,实行正向激励。(责任单位:区纪(工)委、区党政办、区巡察办、区扶贫办、区审计局)
(十七)稳固构建脱贫长效机制。强化巩固落实精准扶贫政策,进一步细化优化精准扶贫政策,对已脱贫贫困户“扶上马、送一程”,继续巩固脱贫成果,到2020年各项扶贫政策不变、投入力度不减、对口单位不撤、帮扶干部不走。杜绝出现脱贫即返贫、边脱贫边返贫、虚假脱贫等问题,确保稳定脱贫,保障扶贫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构建见实效、保长远的脱贫长效机制,为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筑牢基础。(责任单位:区扶贫办、相关街道、区直各单位)
武汉开发区(汉南区)扶贫攻坚领导小组
2018年3月19日
主办单位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(汉南区人民政府)办公室
承办单位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(汉南区)大数据中心
备案证编号:鄂ICP备2022016438号-1©1997- 版权所有
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:4201130014